又到中秋月圆时。沪上一些网络教育论坛开辟了“中秋板块”,不少“80后”家长在网上回忆中秋习俗,交流甚欢。有位家长说:“传统佳节让孩子们勿忘文化之根,除了吃月饼,还有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值得一代代人铭记。”
中秋节该怎样过?一些网络教育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一起“晾”出当地最有名的传统习俗。来自江西吉安的小蔡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秋节傍晚,儿童都喜欢用砖块垒起“宝塔”,将稻草放进去烧,烧红后再放醋进去,香味四溢。而现在,当地更多的家庭从农历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中秋过后两天。来自广东潮汕的“山高水远”说,家乡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在皓月初升的晚上,在自家院子里或阳台上设案拜月,桌上还会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而且农历八月正是芋头的收成时节,很多人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网友“丫头妈”从北京来上海已有八年,但她一直记得老北京卖兔儿爷的“泥兔摊”。
除了吃月饼,不同地方的人在中秋食俗上也有讲究。在沪工作的南京人小金说,上海人过中秋时兴吃老鸭芋艿汤,而南京人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而四川网友则说,四川人中秋节会吃麻饼、蜜饼,有的家庭用面粉打粑,“一手拿着月饼,一手抓着糍粑,中秋的味道才算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