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在人人网上看到
大家分享的三毛的珍贵录音。
全程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听完意犹未尽从头播放一遍。
三毛讲的是初恋,与荷西的故事,以及最后的结局。
她说的我都知道,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的时候。
最初始的时候是看不懂的,到初中后一点一点被吸引进去。
有时候真得感谢姐姐在家里放了那么多书,最多的作文书,后来的各种名著,到后来的杂文。
我幸得这些书,陪我度过许多夜晚。可以说,阅读最好的岁月和习惯就在那些年。
晚上睡前看书,而且不停不停看书,我是属于一拿起书就放不下的人(这些年我也在不停的买书,填充家里的书房。我想,如果嫁人了,我也许会带走几本书也不一定)。
不懂调解休息一下再看,回回都是把自己眼睛弄得很累。不到不得已停下休息的时候是不会放下书的。
那时候单纯的学生年代,那个年级能想出来遣词用句,最会用的词,估计就是爱不释手和一睹为快吧。
我喜欢三毛那样的女性。甚至在听了她珍贵的节目录音之后,重新捧起她的
书籍阅读,会不由自主代入这样一个女性的声音。
于是我重新把爱疯
手机上的三毛全集安装进去。说实话那时候看的也是全集,书页泛黄且非常之厚。六厘米左右厚度,字很小。
我现在都记不起来每晚捧着这本书看了多久,怎么把它看完的。但我随着她一起经历撒哈拉的故事,为沙漠的新娘难过,也记得她每回去镇上采集粮食,人们对她非常友好和尊重,会为她的心灵手巧而惊叹,为她的厨艺而赞喜。
甚至还记得荷西出事后的她的痛,在那样的情况下,她后来仍然去一些大学或者私人朋友等场所,去演讲,也有去高原哪边的采集素材还是采访沙漠的,下飞机后坐车颠簸不已,她累得甚至是快命悬一线,因为高原反应。
很多记忆都模糊了,很多细节都似有非无了,但仍牢牢记得一个非常神奇的到沙漠里安家的女人。似乎那时候我也问过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去吗?不知道,不愿意吧。
但我觉得,我可以学习她的心态和人生,不一定得要去沙漠或是经历一模一样的事情。我喜欢阳光喜欢绿色我也喜欢水。可以说句煞风景的话我觉得我是水桶。。。所以,沙漠,有难度。
《雨季不再来》的开篇,她说道,我只是一个实际的人,我要得着的东西,说起来十分普通。我希望生儿育女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
一切不着边际的想法,如果我守着自己淡泊宁静的生活原则,我根本不会刻意去追求它。对着生活的环境,我也抱着一样的态度。
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的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对人处事我并不天真,但我依旧看不起油滑,我不偏激,我甚而对每一个人心存感激,因为生活是人群共同建立的,没有他人,也不可能有我。
那篇序写着舒凡。我真高兴,因为我有个名字也叫舒凡。另一个,思凡。我只觉得普普通通的人生有普普通通的人的乐趣,平平凡凡的生活有平平凡凡的闹趣。你要过怎样的生活大部分取决的还是你不是吗。连陈奕迅在早年也说过,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时的鸡毛蒜皮各种事。那时他刚做爸爸吧,妻子一喊他就立马脸上荡漾起幸福的笑容癫癫地跑去伺候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人生的跌宕起伏也是公平的。不会因为这个而缺了你,也不会因为那个而便宜了你。你应该做的,是自己内心坚守着一颗赤子之心。“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我有几句话送那个不坚定的自己(我是一个对自己超没信心的人)。要相信自己,虽然你没那么好,但你也没自己想的那么坏。你有你自己所不知道的好。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放弃自己,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就因为对自己没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一如三毛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女人。我希望我可以再从头读一遍三毛全集,不是带着小时候的懵懂与茫然,而是长大后的成熟和温和。
我想说的就是到这里。过简单的日子,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自己,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奋斗的时候奋斗,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女人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