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他当上了“
黑客”。
多行不义必自毙。4月20日,在公安部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中,我市首例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案成功告破。他被刑事拘留。
电脑高手
翻开李林(化名)的履历,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对计算机专业的钻研劲。
1982年出生咸安的李林,家境并不富裕。初中毕业后,他进入了某技工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有兴趣,同时拥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勤奋用功的李林在毕业时,已是一名令老师称赞的电脑高手。
走入
社会后,他筹钱开了家电脑销售公司。因为
技术精湛,他还自己进一些软
硬件回来组装电脑,这样更赚钱。同时,他还接了一些单位网络工程及
安全的维护业务。在帮别人维护网络
安全的同时,李林有意无意地接触起
软件安全及后台管理的知识。
对电脑有无穷兴趣,李林更加注重对业务能力的加强。2008年,他专门花了两百元钱,
注册了一个域名,专门用于业务交流。在这个网站内,李林平时遇到一些网络
安全问题,或是实践出来的心得,他都会挂在网页上,跟别人交流。因为专业之精,他的网站时常引来大批网友“谈经论道”,他也经常跟网友们交流计算机
安全维护等专业知识。
本来,凭着李林的电脑
技术,是有极好的前途。但树大招风,对计算机
安全维护钻研颇深的李林,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很快,有人私下里找到李林,要求他潜入别人的计算机,帮自己窃取机密信息。成功后,会给丰厚酬劳。
李林没有阻挡住金钱的“诱惑”。
疯狂盗窃
玩网络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游戏里出现的绝世武器,是每个人的目标,都想把它据为己有。然而,那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样就衍生出用金钱来交易游戏装备或虚拟货币。
李林的第一笔交易,就是侵入某游戏后台,帮人窃取游戏账号等信息。因为有着过硬的计算机
技术,这种坐在家里、动动手指的活,对于李林来说:轻松简单。
得手后,买家通过验证,确认了李林所盗取信息的准确性,付给了他一笔不菲的酬劳。并且,在买家的介绍下,李林的“雇主”也越来越多了。有的人请李林帮忙窃取的游戏装备值人民币大几千,甚至上万,这样李林所得的回报也丰厚。
来钱既快又轻松,何乐而不为?李林把原来的电脑公司转让了出去,自己则坐在家里,专门做起了“黑客生意”。一段时间下来,李林主攻网络游戏后台时发现:一些网络游戏后台存在
漏洞,这给他的“偷窃”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一些网络游戏玩家,在设置密码的时候,过于简单,如生日、姓名等,这样很容易被他所破解。他对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随着找他的客户越来越多,李林的“黑客”行为更加疯狂了。他的家庭因此也有了些“黑色”收入。李林一家一副安于享受现状的模样,丝毫没认为这些黑心钱用得有多么“不妥”。
“黑客”落网
李林的这些“黑色交易”隐蔽性非常强,他用的是虚拟身份,警方难以掌握他们的真实身份。
“也许干完一次,就转
服务器换IP,这也是网络
安全部门执法中常遇到的困难。”咸安区公安局的办案民警透露。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今年2月9日,公安部专门针对打击侵害个人信息犯罪进行了部署。通过多方求证,两个月的摸底结束后,“黑客”李林最终浮出水面,因此,他成为了公安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4月20日上午9点,随着公安部的一声令下,咸安警方对事先已被布控的李林进行了抓捕。
当警方破门而入时,李林刚泡好了一杯咖啡,准备开始当天的“工作”。面对办案民警,他很是惊讶。警方当场收缴了李林作案时使用的电脑及记账单等物品。在计算机中,警方查获了大量犯罪证据。
警方通过调查得知:自2008年以来,李林利用一些存在
安全漏洞的游戏网站,通过计算机
技术手段,非法入侵他人网站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并将盗取的个人信息在
互联网上出售等犯罪事实。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林已经被刑事拘留,此案在进一步深挖中。(通讯员 张勇 杨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