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互联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11-07-27
  • 发帖数41778
  • QQ
  • 火币41290枚
  • 粉丝1086
  • 关注100
  • 终身成就奖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灌水天才奖
  • 贴图大师奖
  • 原创先锋奖
  • 特殊贡献奖
  • 宣传大使奖
  • 优秀斑竹奖
  • 社区明星
阅读:3109回复:0

Java迷题:等于,还是不等于?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2-09-08 09:35

等于还是不等于?
看来看下面的一段代码:
  
  
  
    代码片段1
  
java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Integer a = new Integer(100);
     Integer b = 100;
     System.out.println(a == b);  
}
  
  
  这段代码的输出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很容易的猜到:false,因为a、b两个对象的地址不同,用“==”比较时是false。恭喜你,答对了。
  
  
  
再看下面的一段代码:
  
  
  
    代码片段2
  
java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Integer a = 100;
     Integer b = 100;
     System.out.println(a == b);  
}
  
  
你可能会回答,这没什么不一样啊,所以还是false。很遗憾,如果你执行上面的一段代码,结果是true。
  
  
  
上面的代码可能让你有些意外,那好吧,再看看下面的这段代码:
  
  
  
     代码片段3
  
java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Integer a = 156;
     Integer b = 156;
     System.out.println(a == b);  
}
  结果是true吗?很遗憾,如果你执行上面的一段代码,结果是false。
  
  
  
  感到吃惊吗?那最后再看下面的一段代码:
  
  
  
     代码片段4
  
java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100);
     Integer b = 100;
     System.out.println(a == b);  
}
最后的结果,可能你已经猜到了,是true。
  
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上面的代码。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一系列代码的最终目的都是用“==”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java中,如果用“==”比较两个对象结果为true,说明这两个对象实际上是同一个对象,false说明是两个对象。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
  
  
  
我们先看代码片段4:最后的运行结果是true,说明a、b两个对象实际上是同一个对象。但是a对象是通过调用Integer的valueOf方法创建的,而b对象是通过自动装箱创建出来的,怎么会是同一个对象呢?难道问题在字节码那里,毕竟java程序是依靠虚拟器运行字节码来实现的。
  
  
  
通过jdk中自带的工具javap,解析字节码,核心的部分摘取如下:
  
java代码
0:  bipush  100
2:  invokestatic    #16; //Method java/lang/Integer.valueOf:(I)Ljava/lang/Integer;
5:  astore_1
6:  bipush  100
8:  invokestatic    #16; //Method java/lang/Integer.valueOf:(I)Ljava/lang/Integer;
代码中我们只调用了一次Integer.valueOf方法,但是字节码中出现了两次对Integer.valueOf方法的调用。那么另一次是哪里呢?只可能在自动装箱时调用的。因此这段代码实际上等价于:
  
java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100);
     Integer b = Integer.valueOf(100);
     System.out.println(a == b);  
}
  现在问题就简单了:看jdk源代码,查看valueOf方法的具体实现:
  
java代码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final int offset = 128;
     if (i >= -128 ;; i <= 127) { // must cache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offset];
     }
     return new Integer(i);
}
  
  
看到这儿,上面的代码就很明确了:对于-128到127的数字,valueOf返回的是缓存中的对象。所以两次调用Integer.valueOf(100)返回的都是同一个对象。
  
我们再先看代码片段3:根据上面的分析,代码片段3实际上等价于以下代码:
  
java代码  www.atcpu.co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
     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156);
     Integer b = Integer.valueOf(156);
     System.out.println(a == b);  
}
  由于156不在-128到127范围内,所以两个对象都是通过new Integer()的方式创建的,所以最后结果为false。
  
  
  
  片段1和片段2就不做具体分析了,相信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最后,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了解到整数的自动装箱是通过Integer.valueOf(int number)实现的,那么自动拆箱是如何实现的呢?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