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门户
内部优惠
喜欢
话题
VIP会员
搜索
新浪微博
登录
注册
100%
100%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前沿
>
MIT发现第三种磁性 量子计算/常温超导?
回复
« 返回列表
灯火互联
管理员
注册日期
2011-07-27
发帖数
41778
QQ
火币
41290枚
粉丝
1086
关注
100
加关注
写私信
打招呼
阅读:
2502
回复:
0
MIT发现第三种磁性 量子计算/常温超导?
楼主
#
更多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发布于:2012-12-24 13:58
保存
100%
100%
[]
1
麻省理工学院(MIT)近日展示了一种全新磁性的存在,证实了早先的预言。
在此之前,我们只知道两种磁性:“铁磁性”(Ferromagnetism)就是条形磁铁、指南针里的磁性,几个世纪前我们的祖先就了解它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内部所有原子的磁运动或者磁性方向是相同的;“反铁磁性”(Antiferromagnetism),金属和合金内部的磁场,原子磁运动方向相反且互相抵消,从而可以有序地排列,硬盘磁头就是基于这种原理的。
反铁磁性的预言和发现让Louis Neel、Clifford Shull分别在1970年、1994年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后者就是MIT的一名教授。
而新发现的第三种磁性叫做“量子自旋液体”(Quantum Spin Liquid/QSL),来自一种从矿物中提出的固态晶体“herbertsmithite”,但磁性却很像液体里的分子,内部每个粒子的磁方向都是持续混乱的。
MIT物理学教授Young Lee指出:“我们证明了,磁性还有第三种基础状态。材料内部的磁方向毫无秩序,或者说没有固定的磁矩,但(粒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且因为量子效应,它们不会固定在某个的地方。”
虽然很难直接测量或者证实这种特殊磁性状态,不过MIT声称他们得到的是最强有力的实验数据,完全可以将理论模型证明为现实物理系统。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Philip Anderson 1987年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的磁性概念,认为它可能会和高温超导体有关。Young Lee表示:“从那之后,物理学家就一直想得到这种状态,但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Young Lee和他的同事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在去年成功得到了一块足够大、足够纯净的herbertsmithite,然后就一直在钻研它的属性,并最终验证了QSL磁性的存在,期间还使用了中子散射(neutron scattering)
技术
进行测量。
接下来
大家
应该会问,这种新的磁性会有什么用?前沿物理理论转换成实际应用成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次也不例外。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数据存储(新型存储器)、计算机通信(远程量子缠绕)的重大突破,造就新型量子计算机,或者实现真正的高温超导体——可在常温而非零下200℃下工作的超导体。
图片:s_b4051d7ca9804dbda908d21d8d5b6143.png
herbertsmithite
喜欢
0
评分
0
最新喜欢:
淘宝天猫隐藏优惠券地址
回复
100%
发帖
回复
« 返回列表
普通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陆
或者
注册
100%
返回顶部
关闭
最新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