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中断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输入输出性能。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中断
技术也应用到计算机系统的许多领域,如:多道程序、分时系统、实时处理、程序监视和跟踪等领域。
8.2.1 中断的基本概念下面只简单介绍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关的中断知识,使本章的知识具有一定完整性。有关中断的详细介绍可参阅《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相关章节。
1、中断和中断源
所谓中断就是
cpu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紧急事务的程序,并在该事务处理完后能自动恢复执行原先程序的过程。在此,称引起紧急事务的事件为中断源,称处理紧急事务的程序为中断服务程序或中断处理程序。计算机系统还根据紧急事务的紧急程度,把中断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并规定:高优先级的中断能暂停低优先级的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
计算机系统有上百种可以发出中断请求的中断源,但最常见的中断源是:外设的输入输出请求,如:键盘输入引起的中断,通信端口接受信息引起的中断等;还有一些计算机内部的异常事件,如:0作除数、奇偶校验错等。
CPU在执行程序时,是否响应中断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能否同时满足:
(1)、有中断请求;
(2)、允许CPU接受中断请求;
(3)、一条指令执行完,下一条指令还没有开始执行。
表8.2 部分常用的中断号及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