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留学海外的子女,通过网络聊天诱骗家长往指定账户打钱
近期,冒用留学生qq号码诈骗学生家长的案件时有发生。3月30日,晋城警方在广西南宁抓获李江等5名犯罪嫌疑人,查证5人涉嫌QQ系列诈骗11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随着案件的侦破,警方也为公众梳理出这种网络QQ诈骗的脉络。
在广西南宁市的宾阳县,一种新兴“职业”悄然流行,他们俗称放“马”者。就是在网络上人为制造木马病毒,一个木马病毒要卖到300元左右。一帮不法分子是这些病毒的购买者,他们购买木马后在外国留学生或者海外工作人员活动的QQ群内通过群消息散发。当电脑被植入木马后,QQ账号和密码就会被记录并发送到木马的后台程序,这叫放马。放马者获取密码后,再利用被盗号者的账号和其家属QQ聊天实施诈骗。大多数海外留学生的家庭环境优越,所索取的钱财数额极为巨大,诈骗人因此获利颇丰。
环节2
选择诈骗对象
家住晋城市凤凰山小区的李女士就不幸被骗。2012年12月,李女士远在美国留学的女儿,电脑被放“马”成功。因女儿远在美国,李女士经常使用QQ与其聊天,这天上午,女儿在QQ上说,自己在美国的导师杨玉乐现在在上海为妻子做手术,急需31万元人民币(折合大约5万美元),因银行整顿业务,美元无法兑换人民币,杨玉乐将5万美元存放在自己那儿,让李女士帮助杨玉乐,并留下杨玉乐的联系电话。
李女士说,“那天上午,像往常一样,女儿一上线,便亲昵地打招呼,完全看不出异常。”女儿提出合理要求,李女士从来没有拒绝过,她想都没想便拨通了 “杨玉乐”的手机,那人提及的事与女儿所述完全一致,李女士随即向“杨玉乐”银行账号汇款31万元人民币。
“汇完钱,我想女儿在美国这个时间应该是熟睡中不便打搅,直到晚上再上网与女儿聊天时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李女士说。
环节3
网银分散转账ATM机取钱
接到报警的晋城警方对 “杨玉乐”的银行账号进行了跟踪。李女士于2012年12月13日14时汇入的31万元,当日14时11分至15时30分被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银转账方式转移至16张银行卡中,并于14时26分至15时38分期间通过跨行ATM机全部取走。
办案人员通过调查这16张银行卡的交易时间、地点,发现犯罪嫌疑人取款地点在深圳市。晋城警方调查还发现,在2012年10月26日,太原市居民弓某汇入该账户10万元,2012年11月23日,河北省唐山市居民吴某汇入该账户30万元。
这些点滴线索不断传回办案指挥部,经进一步侦查,所有线索均指向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所在地点应为广西南宁宾阳县。
环节4
“搏命人”取款现原形
2013年3月1日,一起发生在晋城北石店公安分局辖区的QQ诈骗案件为侦破寻找到了突破口。
3月1日15时许,家住晋煤集团古书院矿一小区的董某在网上和由犯罪嫌疑人冒充的女儿聊天时,国外留学的“女儿”称,其大学物理老师回国给父亲做手术,之前给她留下3万元美金,现需兑换为人民币,诱骗董某向其提供的账户汇款18万元人民币;随后犯罪嫌疑人又以做手术钱不够用为由,再次让董某向该账户汇款10万元。民警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所用电脑IP地址也为广西南宁,作案手段相同。不同的是,这次的取款地在广西南宁,距离宾阳不远的上林县。
警方事后调取录像发现,在一个街角处一家银行的ATM取款机前,犯罪嫌疑人李伟拿出多张银行卡下车取款,并熟练地拿出便签条捆扎放入包里。门外李江和李雷四处张望着,发现有人出现便提醒李伟停止动作。
他们正是实施QQ系列诈骗案的神秘黑客。李伟作为在取款机前露脸的人,在他们这行叫“搏命人”。是QQ诈骗案团伙链条中最没有技术含量,却最具危险性的最后环节实施人。作为“搏命人”,他将分到这次诈骗所得金额的15%。在银行的摄像头上,留下了李伟清晰的影像。
经过三个多月的较量,警方彻底查清了这个特大网络QQ诈骗案团伙。经讯问,五名犯罪嫌疑人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之中。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局面,我省警方已加大了与银行的合作,提醒客户注意防范电信诈骗。但更需要提高警惕的仍是广大群众,面对可疑的转账汇款要求,一定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