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广大兴28号”渔民遭菲律宾渔政船射杀案,引起台湾网友极大愤怒,台湾地区与菲律宾之间的“网络战争”已持续4天。台湾
黑客团体“
匿名者”(
anonymous)入侵菲律宾政府首页,张贴印有该组织标志的英文警告信,要求菲律宾政府道歉缉凶,并公开菲律宾政府的DNS
注册资料,宣示掌握逾2,300个网站的生杀大权。
近年来,随着信息
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战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由依靠火力打击摧毁敌方的实体战争逐步转为运用信息技术瘫痪对方的虚拟战争,“黑客帝国”中的幻想终于走上了现实的舞台。信息攻击真的破坏力惊人?在历史上又有过哪些经典的网络战例?
“第一次网络战争”南联盟黑客大胆攻击北约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网络进攻手段得到了发展。整个空袭期间,北约除了对南联盟实施空中“硬”打击外,还对南联盟军队自动化网络指挥控制系统进行“软”攻击,对达成空袭目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南联盟电脑黑客也对北约进行了网络攻击,使“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指挥控制系统被迫停止运行3个多小时,美国白宫网站一整天无法工作。时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默称其为全球的“第一次网络战争”。
伊拉克防空系统被美国虚拟军刀刺瞎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就对伊拉克实施了网络战。
开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到伊拉克,将其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含有计算机
病毒的芯片。在战略空袭前,又用遥控手段激活了病毒,致使伊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防空C3I系统失灵。
俄罗斯逼迫格鲁吉亚政府只能在博客上发新闻
2008年8月爆发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军事冲突中,俄罗斯在出兵的同时对格鲁吉亚网络体系进行了大规模攻击,交通、通讯、银行纷纷瘫痪,格鲁吉亚几乎无法与外界沟通。无奈之下,格鲁吉亚外交部只好把新闻发布在
google下的公共博客上